自2020年10月被國家農業農村部等七部委列入“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”以來,碭山縣按照國家試點工作部署和要求,以建設農業產業互聯網為抓手,聚焦產供銷服務模式,大力推動智慧農業全產業鏈升級,邁出了數字鄉村產業互聯、融合相生的堅實步伐。
推動數字化信息共享,賦能果業生產鏈。整合現有農業、數據和應用資源,開發數字化應用場景,打造集倉儲物流、產品加工、智能分揀、市場交易、平臺結算、品牌創建、社會化服務等于一體的梨產業互聯網平臺,推動酥梨產業全周期數字化管理。開發應用農產品質量監管、農業投入品追溯監管、農村經營主體管理等六大信息平臺,對符合標準化生產的碭山酥梨等水果產品頒發“身份證”,實現產品生產端口全程數字化。目前,全縣已建成物聯網數字化示范基地53個,覆蓋果園面積45萬畝。
推動數字化供銷互聯,拓展果業經營鏈。深入推進“互聯網+”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建設,大力發展直播、云端購、網絡體驗等新興業態,推動農產品電商數字化升級。加強與阿里巴巴、京東、蘇寧等龍頭企業深度對接,投資1億元生鮮水果供應鏈項目,實現“鮮果產品無損化”運轉,物流“全鏈條”功能不斷完善。同時,應用智能分選技術,對果品重量、外觀、糖度等進行智能分級,打造高品質碭山果業品牌。目前,碭山縣已入選2021全國農產品電商“百強縣”,果業產品暢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,其中滬蘇浙等地年銷售額增長率達21%。
推動數字化生態協作,壯大果業融合鏈。構建“互聯網+旅游”服務平臺,依托手機互聯網終端,可零距離“云游”百萬畝連片花海果海,全縣文旅收益逐年攀升。創新推動特色林果產業集群發展,創新果林下復合經營,形成林禽、林菌、林藥、林糧等十多種林果經濟模式、30余條林果特色產業帶、15個林果經濟示范點。同時,不斷培育壯大產業集群規模,初步形成以林果產業鏈為紐帶的“企業簇群”和“塊狀特色”。目前,全縣已擁有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1家,其中國家級2家,果業生產年加工能力達120萬噸。 (陳培建)